|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社会公益事业与重点民生领域>减灾救灾

关于2024年7月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分析报告

访问量:

关联稿件:

近日,市减灾办组织市自然资源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气象局、市应急管理局等单位通过现场会议形式对我市7月份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了研判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6月以来天气灾情概况

根据气象资料分析,6月我市气温偏低,降水异常偏多;中下旬出现超长降水集中期,我市出现汛情与灾情。暴雨频发致降水异常偏多,中下旬出现超长降水集中期。6月我市平均降水460.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以董家镇607.0毫米为最大。

6月份全市未发生森林火灾。

发生1起地质灾害,具体为:铁路镇“6·16”238国道旁山体滑坡。

收到乡镇(街道)洪涝灾情信息反馈1次,具体为:6月24日8时起,我市局部地区遭受暴雨天气侵袭。锦江丰城段防洪控制水位站为腾坊站,警戒水位27.3米(吴淞),历史最高水位30.10米(出现于1993年),受近日上游强降雨影响,锦江水位上涨迅速,6月25日9:30,水位达到警戒水位27.3米,且水位持续上涨,至6月27日15:30,锦江腾坊站水位到达洪峰30.28米,超警戒水位2.9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18米。此次洪涝灾害造成全市20288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3006公顷,成灾面积893.3公顷,其中粮食作物受灾面积2873公顷,成灾面积857.5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成灾857.5公顷,水产养殖受灾面积2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728万元,其中住房及居民家庭财产损失29万,农林牧渔业损失1415万元,工矿商贸业损失155万元,基础设施损失84万元,公共服务设施损失45万元。

二、7月份灾害趋势预测

(一)7月份短期气候趋势

根据气象各要素和资料预测:预计7月全市平均降水较常年偏少0~2成,为145~182毫米。预计7月全市平均气温29.7~30.7℃,偏高0~1℃。月内影响我市的降水过程可能出现在上旬初(强)、中旬前期(强)、中旬后期(弱)和下旬后期(弱)。

(二)水旱灾害

根据气象预测,预计7月我市降水偏少,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较低,7月中下旬开始有干旱情况的发生,需做好防范应对工作。

(三)地质灾害

根据降水趋势预测,结合近年来地质灾害实际发生情况,7月份我市汛期期间,为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要加强防范切坡建房的地灾隐患。

(四)森林火灾

虽然7月份我省由森林防火重点期转为森林防火一般期。但是预计7月份雨水偏少,山上林下的腐质物较干燥易燃烧,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在这期间发生森林火灾的几率仍然较高。

(五)地震灾害

根据江西省地震局监测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6月丰城市境内及邻近区域未监测到地震发生。根据上级2024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意见,丰城市7月份发生中强地震概率较低,需关注3级左右地震的活动情况,重点观测区域为丰城-婺源、新干-湖口、萍乡-广丰、萍乡-石岗四条小震条带。

三、历史同期灾情分析

丰城历年7月份平均降水量为182.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年份是2020年(488.9毫米),最少的年份是1971年(1.6毫米)。历年7月份平均气温为29.7℃,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是2003年(31.8℃),最低的年份是1993年、1999年(27.4℃)。

四、灾害风险形势综合分析

综合判断,7月份全市自然灾害风险主要表现为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和雷雨大风等强对流以及高温天气。

五、防范应对建议

1.一是要做好强降雨的防御工作。中旬前期我市仍有中等强度降水过程,应在加强防御强降雨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城乡内涝等灾害的同时,注意强化“一库一策”的山塘水库调度工作。二是要做好防暑降温和雷电防护工作。预计盛夏高温日数偏多,且7月3日开始我市高温天气将发展,水电供应将进入高峰,需做好防暑降温、水电调度等能源保障工作。

2.预计7月我市降水偏少,发生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的风险较低,7月中下旬开始有干旱情况的发生,水利部门将做好干旱防范应对工作,加强水工程调度,确保农业生产用水。

3.连续降雨期间,群测群防员应到岗到位,加密对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切坡建房诱发灾害的监测,及时转移避让。

4.加强森林防火和山体滑坡宣传,乡镇和护林员要加强巡护,对山体做好评估和预测。在进山路口建立检查站,在重点区域建立防火码对进山、出山人员、车辆实时监控。加强森林防灭火网格化管理,做好森林防火一长、三督、五员的管理,确保山有人巡、山有人管,使森林巡护不留死角。

5.当前,我市早稻大部分处于灌浆壮籽期,距离大面积收获不足半个月时间,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少部分已进入黄熟期。今年6月以来,受持续强降水及寡照影响,我市部分早稻生育期偏迟。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以晴热高温为主,对早稻灌浆结实总体有利。针对当前生产形势和气象条件,加强田间管理,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落实各项技术措施,确保早稻稳产增产,并及早谋划晚稻生产,力争全年粮食丰收。早稻收获期间如遭遇连续高温、 暴雨易出现穗发芽,降低产量和品质,要提早做好农机、烘干机、物资和技术准备,适时抢晴收获,大力推进带秸秆粉碎装置的机械化联合收割,提高收获效率。一般在齐穗后25天左右、全穗失去绿色、颖壳90%变黄时收获,避免出现“割青”现象。提倡集中烘干、统一仓储,避免霉变,做到颗粒归仓。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