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丰城资讯 > 丰城新闻

各地推出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花”为媒释放文旅消费潜能

发布时间:2025-04-07 16:27:32来源:经济日报作者:访问量:
字体:打印关闭

春花竞放时节,各地以花为媒,推出“赏花+人文”“赏花+餐饮”“赏花+产业”等多种旅游体验模式,有效放大“赏花经济”吸引力。

做活“花”文章

走进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天府农博园,大片的彩色油菜花迎来盛花期。农博园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农业科研机构试种的新品种,出油率高且花期长达百天。双休日前来赏花打卡的游客有5万人次,平时也有1万人次至2万人次。

在雅安市汉源县九襄镇三强村,梨花、李子花竞相绽放,游客赶来踏青。来自成都的游客李小宁说,这已是他和家人第4次到此赏花了。

随着气温回升,江淮大地上油菜花竞相绽放。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罗家疃村,游客在田野打卡拍照。合肥市民张婷婷趁着晴好天气自驾前来,“欣赏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我们还计划去巢湖拍日落,再去古镇品尝美食”。

每年3月份至4月份,樱花在江苏省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接连盛放,开启一年一度的“赏樱季”。

“我们在樱花谷设置了4个网红打卡点,还增添了汉服互动场景。”无锡太湖鼋头渚风景区相关负责人朱俊介绍,樱花谷内设有漫画小巷,可以现场画漫画;汉服妆造馆也已开门营业,前来预订拍摄的游客络绎不绝。在樱花主题场景下,樱花雪糕、樱花风铃、樱花伴手礼等文创产品推陈出新,深受游客喜爱。

为了给游客更好的观赏效果,成都开辟了多条“空中赏花”线路,游客可搭固定翼飞机饱览无尽花海;汉源县已连续举办12届赏花促消费活动,包括梨花音乐汇、梨花仙子主题巡游、黄牛肉宴、湖鲜宴等活动。

3月初,无锡迎来了中国对韩免签政策试行后首个韩国国际游轮团。组织此游轮团的无锡国旅国际交流部总经理金星淑介绍,今年的目标是组织超过2000名韩国游客通过游轮航线来到无锡旅游。近期,2025无锡“国际月”暨国际赏樱周活动如期而至,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朋旧友共赏春光、共促合作,将无锡“樱花季”推向高潮。相关数据显示,前2个月,入境游客量(含港澳台)同比增长35.8%。

带动乡村游

大量游客到乡村观景游玩、打卡拍照,也为乡村文旅带来了新机遇。记者走进肥东花朝季·鲜花小院民宿,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油菜花挺立在老旧铁轨旁。两旁的院子中,以类徽派风格的江淮民居为主体,搭配上精心规划的主题花园,显得新颖别致。

“赏花可以带来流量,但体验才能带来收益。”该民宿副总经理陈彦介绍,根据季节变化,小院以不同花卉元素为主题,开展亲子教育、休闲手作课程、聚会派对等活动,带动花卉与延伸产品销售,着力打造别具特色的花园民宿体验中心。

在三强村,许多村民收拾好自家庭院搞起了农家乐。村民陈英的烧烤摊格外火爆。“高峰时期,一天可以卖出四五千串烤串。”陈英高兴地说。

紧抓赏花热潮,乡村民宿正不断将赏花“流量”变文旅“存量”。肥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晓军表示,近年来,当地着力将旅游民宿作为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加快构建“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政策激励、联农带农、长效发展”的旅游民宿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建成运营旅游民宿26家、在建旅游民宿3家,民宿整体实现了量质齐升。

为了拓展赏花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南京市江宁区打造了全新文旅IP——“苏花路”,并量身定制了配套旅游直通车,通过串联江宁区银杏湖、乡伴苏家、龙乡双范、黄龙岘、花塘村等12个知名乡村旅游点和60多家乡村民宿,打响“乡约来苏六十里,看遍金陵十二花”的山水经济品牌。这条线路的独特之处在于以多元游、深度游为主,无论是特色产品还是主题路线,都与“村景”相连,不仅能赏花,还满足了市民品特色美食,赏风土人情的消费需求。

拉长产业链

近日,无锡出台《无锡市繁荣文化旅游业若干政策措施》,从扩大特色优质产品供给、丰富消费惠民举措、优化文旅产业生态等多个维度入手,着力将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新沂市是江苏鲜切花生产和出口创汇重要基地,年产鲜切花1.2亿枝。“经过流水线作业,一束束鲜切花装进集装箱发到连云港口岸,通过水路,最快16个小时就能摆上日本、韩国的花市。”新沂市高流镇辉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岳增辉说。

走进新沂市高流镇梅花加工厂,工人正在将采摘下来的新鲜梅花进行筛选、烘干,制作成清香怡人的梅花茶。为了将梅花产品推广到更远的地方,高流镇积极组织农户参与电商销售。现在正是梅花和梅花产品销售旺季,电商主播李紫琦介绍,高流镇培育了100多个梅花品种,从二三十元的普通花苗到几千元的珍稀品种应有尽有,带动500多户农户增收。

记者从新沂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地已经开发出花茶、花饼和护肤品等食品和功能性产品,能吃、能喝、能做化妆品的“三朵花”年产值已达到15亿元,增加就业岗位1万多个。“风景”变“钱景”,“颜值”变“产值”,赏花经济激活了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