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丰城市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管理公开>回应关切>部门回应

窑火“焙”出法治苗!丰城市创新青少年沉浸式普法实践

访问量:

关联稿件:


    四月芳菲,法治同行。为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近日,丰城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形式,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现代法治教育深度融合,联合孺子社区、子龙小学在洪州窑博物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非遗”沉浸式研学活动,让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非遗文创展法治,寓教于乐润童心  

活动首站,法治非遗文创展区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丰城市司法局依托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制陶技艺和挂联剪纸技艺,融合创作“法韵青瓷”和法治挂联剪纸,司法局普法志愿者“法韵青瓷”为引,讲述工匠们如何用匠心守护传统技艺,更巧妙地将“守法如守艺”的道理融入其中。同时,普法志愿者通过播放动画短视频向同学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让法治知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入脑入心。

    法治谜语巧互动,趣味普法启思维

步入法治文化长廊,孩子们被一道道法治谜吸引。“打四字法律名词——悬崖勒马(谜底:紧急避险)”等趣味互动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大家或凝神思考,或热烈讨论,在解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法律知识。普法志愿者还结合法治公开栏中的案例,以故事化、情景化的方式讲解未成年人保护、民法典等法律知识,让法治意识如春风化雨,浸润童心。








千年窑火映法治,文化传承筑根基

在洪州窑专题展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穿越千年时光,感受洪州窑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从窑场兴衰到文物修复,从传统技艺到现代保护,孩子们在触摸历史的同时,也深刻理解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意义。

活动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有奖竞答环节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举手,争相抢答,在一问一答间,法治与文化的双重种子悄然播撒让同学们明白:守护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法治的责任。

此次“法治+非遗”研学活动,是丰城市司法局创新青少年普法方式的一次生动实践。通过沉浸式体验、互动式学习,让法治教育与非遗传承相得益彰,既增强了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又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未来,丰城市司法局将持续探索“法治+”新模式,让普法教育更接地气、更具活力,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

丰城市司法局 周志慧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返回顶部关闭本页
Baidu
map